详解
胃摄入性损伤是指由于误食异物或化学物质等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胃穿孔。以下是关于此病的详细介绍:
病因:
1.误食异物:如鱼刺、骨头、硬币、针等;
2.误食化学物质:如酸、碱、有机溶剂等;
3.自身摄入异���:如头发、牙齿等;
4.药物误服: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
症状:
1.胃痛: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不同而异,轻者可仅有不适感,重者可出现剧烈疼痛;
2.呕吐:由于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增加,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3.腹泻:由于胃肠道受损,可引起腹泻;
4.发热:严重的胃摄入性损伤可引起感染,导致发热等症状。
并发#copyright归愛伊#症:
1.胃穿孔:由于胃黏膜受损,严重时可导致胃穿孔;
2.感染:由于胃黏膜受损,易引起感染;
3.出血:严重的胃摄入性损伤可引起胃出血。
诊断:
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是否误食异物或化学物质等;
2.体格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
3.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4.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
治疗:
1.异物取出:如异物未穿透胃壁,可通过内窥镜取出;如异物穿透胃壁,需手术取出;
2.止痛:可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3.抗生素:如出现感染症状,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4.手术治疗:如胃穿孔等严重情况需手术治疗。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外科。
预后:
轻度胃摄入性损伤预后良好,重度胃摄入性损伤预后较差,需及时治疗。
预防:
1.���免误食异物或化学物质等;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3.避免药物误服。
日常注意事项:
1.避免误食异物或化学物质等;
2.饮食清淡,避免过度饮酒;
3.避免药物误服;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病。
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问诊全球顶级AI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