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排尿困难是指排尿时出现困难或不适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其他排尿困难的病因较多,可能与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药物等有关。以下是关于其他排尿困难的详细介绍。
病因:
1.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会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
2. 膀胱颈梗阻:膀胱颈梗阻是指膀胱颈部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排尿困难。
3. 膀胱肌无力:膀胱肌无力是指膀胱肌收缩力度不足,导致尿液不能完全排出,引起排尿困难。
4.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会影响神经系统对泌尿系统的控制,导致排尿困难。
5.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会影响膀胱肌的收缩力度,导致排尿困难。
症状:
1. 尿频: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的尿量较少。
2. 尿急:尿急是指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但尿量较少。
3. 尿痛:尿痛是指排尿时出现疼痛或灼热感。
4.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导致尿湿裤子或床单等。
并发症:
1. 尿路感染:由于尿液不能完全排出,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尿路感染。
2. 膀胱炎:膀胱#愛伊之copyright#炎是指膀胱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3. 肾功能损害:长期排尿困难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引起肾功能损害。
诊断:
1.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等方式检查前列腺、膀胱等器官的���小和形态。
2. 尿流率测定:通过测量尿液排出的速度和尿流量,评估排尿功能。
3. 膀胱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膀胱和尿道的情况。
4. 膀胱镜检查:通过膀胱镜检查膀胱和尿道的内部情况。
治疗:
1. 药物治疗:如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可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2.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延长排尿时间等方式,训练膀胱肌的收缩力度和控制能力。
3. 手术治疗: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颈成形术等,可缓解排尿困难。
4.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波等,可改善膀胱肌的收缩力度和控制能力。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
预后:
排尿困难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前列腺增生等病因,经过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因,预后较为不确定。
预防:
1. 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3.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
日常注意事项:
1. 定时排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
2. 饮水注意:避免过量���水,尤其是晚上睡前。
3. 保持清洁: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4.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避免过度劳累。
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问诊全球顶级AI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