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产褥期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in the puerperium)是指在产后6周内,由于静脉内膜受损或炎症反应引起的浅静脉血栓形成。以下是对该疾病的全面介绍:
病因:
1. 妊娠期间,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静脉内膜增厚,��脉壁松弛,血液淤积,易于形成血栓。
2. 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增强,压迫盆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易于形成血栓。
3. 分娩后,子宫收缩减弱,盆腔压力下降,静脉回流加快,血栓易于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症状:
1. 局部疼痛、肿胀、发红、发热。
2. 可有皮肤紫红色斑块或硬结。
3. 可有局部压痛或触痛。
并发症:
1. 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愛伊科技的版权-重并发症。
2. 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3. 可引起局部感染。
诊断:
1.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2. 彩超检查可明确血栓的部位和范围。
3. 静脉造影可明确血栓的程度和深浅。
治疗:
1. 局部热敷和升高患肢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2. 静脉曲张袜可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栓脱落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4. 如有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血液科等。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预后良好。但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预防:
1. 分娩后及时活动,促进静脉回流。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3. 如有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及时治疗。
4. 如有高危因素,应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日常注意事项:
1.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2. 如有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应定期复查。
3. 如有高危因素,应定期进行抗凝治疗。
4. 如有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问诊全球顶级AI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