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Disorder of lower oesophageal sphincter function)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食物和胃酸反流到食管,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病因: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食管括约肌失去张力或过度张力;
2. 食管括约肌的运动协调性异常;
3. 食管括约肌的神经控制异常;
4. 食管括约肌的结构异常;
5. 食管括约肌的炎症或感染。
症状: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反流性食管炎: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
2. 食管痉挛:突然发生的剧烈胸痛、吞咽困难、呛咳等;
3. 食管裂孔疝:胸骨后疼痛、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
4. 喉咙痛:喉咙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等。
并发症: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以下并发症:
1. 食管狭窄:长期反流会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食管狭窄;
2. 食管溃疡:反流的胃酸会损伤食管黏膜,形成溃疡;
3. 食管癌:长期反流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诊断: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1. 食管镜检查:可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
2. 食管pH监测:可以检测到食管内的酸碱度,判断是否存在反流;
3. 食管运动学检查:可以检测到食管的〔愛伊之copyright〕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协调性异常。
治疗: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酸药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2. 手术治疗:包括下食管括约肌成形术、食管反流手术等,可以根治疾病;
3.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轻体重、避免大量进食、避免躺着睡觉等,可以减少反流的发生。
就诊科室: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就诊科室为消化内科或消化外科。
预后: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如果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
预防: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预防包括以下方面:
1. 避免大量进食;
2. 避免躺着睡觉;
3. 避免吃辛辣、油腻、酸性食物;
4. 减轻体重。
日常注意事项: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饮食要清淡,避免吃辛辣、油腻、酸性食物;
2. 避免大量进食,多次少量进食;
3. 避免躺着睡觉,尽量保持上半身高于下半身的姿势;
4. 减轻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5.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问诊全球顶级AI医生